地鐵盤怎么買?不是離地鐵越近越好
這幾年,成都的地鐵發展迅速。今年馬上將開通2條,明年基本成網。地鐵線路的密集程度如神經元,且在不斷的織補加密中。我們城市內部的軌道交通網,正是城市自我發展的脈絡,軌道上的房子,進入快速上漲的通道。
因此,地鐵站周邊的土地,成為開發商的必爭之地。一般來說,距離地鐵站點:步行5分鐘可達的房子,稱之為“正地鐵房”。
10分鐘內可達的,稱為“準地鐵房”。
15分鐘內可達的,稱為“近地鐵房”。要是超過了15分鐘,那也不算是地鐵房了。
雖然與地鐵站“零距離”也成為了房地產項目的一大賣點,但是買房也不要距地鐵站和主干道太近,而是要保持一個“恰到好處的距離”。
樓盤離地鐵太遠是不好,但離近了也不太好。凡是皆有度。國外研究顯示,從安全性和私密性角度而言,社區與地鐵站的距離最少要保持200米。
流量較大的站口與社區之間距離應保持在300米左右。我們認為,樓盤距地鐵站300-600米是最合適的,根據人的步行速度,大概在4-10分鐘便可到達。
舉個例子,我曾為外地的一位粉絲做出了很好的指導。當時這位粉絲想與地鐵來個“親密接觸”,她要買的樓盤呢,是個大樓盤,因為景觀原因挑了商業最好的一棟,但是樓下單元門口的拐角處就是地鐵進站口。
當時,我們根據上述理論,給出的建議是要買大社區中靠里的,不要靠地鐵站點太近。過了幾個月,她十分慶幸,因為地鐵進站口附近的人流、車流集中,導致環境嘈雜,不太適合追求寧靜生活的人居住,更適合辦公或商鋪,而且地鐵的振動對樓棟有一定影響,讓人感覺居住不適。
事實是,一列地鐵列車在運載乘客時,重量會超過100噸。在地下呼嘯而過,則是大體量的振動源。
振動通過鋼輪、鋼軌、隧道和土壤,像波紋一樣擴散到地表,進入建筑物內。有個例子就是,北京地鐵4號線列車在13.5米深的地下呼嘯而過,僅100米外的北京某學院大樓中,一度,很多精密儀器不能正常使用。地鐵交通帶來的微振動強度雖不算大,但持續時間長,影響隱蔽且不易被發覺。
巴黎的地鐵還長期影響巴黎巴士底歌劇院的演出效果。地鐵隧道多在地下數十米建造,但輻射到地上的輕震依然存在。
住宅與地鐵距離過近并不適宜居住,因為地鐵的震動、噪音會嚴重影響居住質量。大家可能感受過,地鐵線路在施工和運行期間會有震動,特別是施工期間,由于地鐵施工機械震動過大,可能會導致線路上方或附近的小區房屋發生開裂。
在上海的17號線就讓某小區的100套住宅出現開裂。溫馨提示,關注城市地鐵線路的環評公示,就能大致評估出影響。所以大家在購房之前一定要仔細看一看房屋的地鐵線路,避開線路正上方的房屋
Editor:成房網(www.ywg839.com),成都房產信息網。